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正文 >
把握规律 增强政策整体效能
来源:黑龙江日报 作者:李国庆、赵亚婷 日期:2025年04月14日 09:43 点击次数:

李国庆

 

李国庆 赵亚婷

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炼我们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提出了“五个必须统筹”的重大要求,即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、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、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、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。“五个必须统筹”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,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经济工作、推动龙江经济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。

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

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市场和政府相伴相生,有效市场离不开有为政府,有为政府必须依靠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。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,首先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。同时,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转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、提供公共服务、维护市场秩序等,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。因此,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,使“无形之手”和“有形之手”协同发力,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果。

做好龙江经济工作,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完善各类市场体系,让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、要素流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加强市场监管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,提供优质公共服务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同时,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、区域规划等引导经济发展方向,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,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。

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

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是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。总供给为总需求筑牢物质与服务根基,总需求是总供给的驱动力。总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,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,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。只有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,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。

做好龙江经济工作,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。应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意愿。同时,顺应消费升级趋势,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如发展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等热点消费。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传统产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率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,如电子信息、生物经济、航空航天等产业,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,增加高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。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,以高质量的供给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。

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

经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能来推动,既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、培育壮大新的动能,也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优化更新旧的动能。新动能的发展建立在旧动能的基础之上,而旧动能的更新又需要新动能的推动。培育新动能为更新旧动能提供方向和动力,更新旧动能则为培育新动能创造条件和基础。

做好龙江经济工作,要培育新动能,运用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、培育新兴产业、布局未来产业,加快推进“4567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立足资源与产业基础,培育壮大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加大对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与扶持。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,优化营商环境,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持和保障。

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

存量和增量相互依存、彼此促进、互相转化,存量是增量的基础,增量是存量的转变,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。做优增量能为盘活存量提供条件和机遇,盘活存量能为做优增量提供空间和资源。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,就能更好地挖掘发展潜力,拓展发展空间。

做好龙江经济工作,要做优增量,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落地转化。坚持现代化产业发展方向,深入谋划产业项目。立足资源、生态、科研、产业和区位优势,储备一批高技术、高成长性、高附加值项目。要盘活存量。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,加快传统生产线的现代化改造。构建产业生态圈,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提高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。要通过强化政策引导,激励企业创新、升级与盘活存量。

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

经济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相统一的过程,量变为质变提供基础,质变为量变提供方向。高质量发展有质和量两方面内涵,必须深刻把握质和量的辩证关系,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。

做好龙江经济工作,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加快应用数智技术、绿色技术,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、工业绿色化发展等行动,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,为经济增长筑牢根基。要延伸农业产业链,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。要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,巩固拓展清凉避暑和冰雪旅游良好发展态势,优化经济结构。要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,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经济,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统一,协同提升经济质量与总量。

【作者单位: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(省行政学院)】

 

Copyright© 2007-2020 The Party School of HLJ P.P.C.of The C.P.C. & HLJ province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.
     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&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  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49号  邮编:150080
     网站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& 黑龙江省行政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制作  
    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黑ICP备06005688